周某某   男   49歲  

        初診時間:2014年5月6日

         主訴:左側頭痛1周。

         現病史:患者1周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左側頭痛,時如針刺,並時有右側肢體發麻,遂到當地人民醫院就診,診為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”,住院予改善迴圈、營養腦神經等對症治療,症狀緩解,4天前出院,至前天又症複,為求中醫診治而來診。刻下症見:左側頭痛,如有針刺,面色潮紅,右側肢體時發麻、易覺乏力,時口苦,納寐可,二便調。

         舌脈:舌黯紅,苔薄,脈弦。

         證型:肝陽上亢兼夾血瘀

         治則:平肝活血

處方:

         柴胡     白芍      當歸      枳殼

         生地     桃仁      紅花      川芎

         牛膝     黃芩      丹參      石決明

         生薑     炙甘草

         七付,日一付,7碗水煎取3碗,分3次餐後半小時服。

         囑禁食生冷、冰凍、油膩。

         同時予針刺太陽、風池、足三裡、太沖,以瀉為主,留針30分鐘。


        二診時間:2014年5月13日

         現病史:藥後左側頭痛減輕,面色轉為淡紅,右側肢體時發麻亦減少,但覺較乏力,時口苦,納寐可,大便微溏,小便調。

         舌脈:舌黯紅,苔薄,脈弦。

         證型:肝陽夾瘀

         治則:平肝活血

處方:

         柴胡     白芍     當歸       枳殼

         桃仁     紅花     川芎       丹參

         黨參     牛膝     石決明   小茴香

         生薑     炙甘草

         七付,日一付,7碗水煎取3碗,分3次餐後半小時服。

         囑禁食生冷、冰凍、油膩。

         針刺同前。


         三診時間:2014年5月20日

         現病史:頭痛基本已不發作,右側肢體仍較乏力,時稍麻,無口幹苦,納寐可,二便調。

         舌脈:舌偏黯,脈較前和緩。

         證型:肝陽上亢,氣虛血瘀

         治則:平肝、益氣、活血

處方:

         前方加黃芪

         七付,日一付,7碗水煎取3碗,分3次餐後半小時服。

         囑禁食生冷、冰凍、油膩。

         針刺風池、血海、足三裡、太沖。


         四診時間:2014年6月3日

         現病史:患者自覺服藥較舒適,遂連服兩周上方。刻下:遇勞易倦,右側肢體稍乏力,餘無異常。

         舌脈:舌偏黯,苔薄白,脈略弦。

         證型:同前

         治法:疏肝活血,益氣養肝

處方:    因患者經濟較困難,又嫌熬藥麻煩,求以丸散長期服用調理。故改方如下以善後:

         柴胡     白芍     當歸     川芎

         丹參     桃仁     紅花     黨參

         黃芪     牛膝     杞子     炙甘草

         上藥打粉,開水沖服,每次3g,日3次。

         囑禁食生冷、冰凍、油膩、煎炸之物,並增強運動,戒嗔怒。




阅读10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