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一過,天氣逐漸轉涼,但是和樂中醫的服務熱情絲毫未減,隨著前來和樂中醫看診的朋友越來越多,和樂中醫也在不斷努力為大家引進優秀的中醫專家。

這一次為大家推薦的是承傳家學,精學經典,遍訪明醫,四處參學,曾在東莞市中醫院工作過數年,臨床治療以針灸為主,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的周威醫師。

周威醫師將在12月15日開始,逢週二、週六在仁安醫館坐診。


- 專家介紹 -



- 周威 -

中醫師

擅長針灸治療各種頑固痛症


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。出身于中醫世家,承傳家學,精學經典,遍訪明醫,四處參學,私淑黃元禦,重視脾胃,喜用傳統針灸之法調節人體氣機升降,以經絡通暢。

曾在東莞市中醫院工作過數年,且考取了澳洲的行醫資格證;後在環球醫生醫療機構工作,臨床治療以針灸為主,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!

擅長通過針灸治療:頭、頸、肩、腰、腿、膝、踝等急慢性頑固疼痛;亦擅長治療:耳鳴、失眠、面癱、面肌痙攣、胃病、復發性口腔潰瘍、月子病等複雜性全身症狀性內科疾病。

特色治療:脊柱側彎、含胸駝背、圓肩、高低肩、長短腿等不健康體態。


- 中醫結緣 -


周威醫師家傳下來幾代都是中醫,因從小就在中醫的環境下成長,跟中醫有比較深的緣分,從小都要背誦《湯頭歌訣》、《藥性賦》等這些經典,從小他就對中醫的一些基礎知識有了瞭解。

令周威醫師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,父親曾經講過他自己的故事。

那時候村裏面有一位婦女,親戚朋友都已經判斷她死亡了,最後家裏人延請了父親過去看診,父親判斷這是一個假死狀態,並沒有真正死亡,隨後即給她扎針,最後她居然真的醒了。

這些故事也對周醫師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。


- 明醫引路 -


周威醫師很感恩遇到了人生中的幾位明師,在學習中醫過程中給了他很大的啟發。

第一位是孫喜冬醫師,京城名醫,讓他明白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裏路;行萬裏路,不如明師之路。自從清楚了中醫的真脈絡之後,學習中醫的動力便日益增加,疑惑也逐漸減少。

第二位老師是陳餘糧,擅長脈診。

第三位是他的研究生導師也是針灸的啟蒙人,張學麗,在跟診的過程中,讓他真正體會到了古法針灸的魅力,這讓他對中醫的信心也大大地增長了。


- 醫案精選 -

臨床中實戰,周威醫師在黃元禦的思想中找到了一些關於臨床遇到的難題的答案:針灸其實不僅僅可以調理頸肩腰腿痛,治療內臟疾病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療效。黃元禦的臟腑氣化的理論運用到針灸的實戰中,效果出乎意外的好,而且針灸也變得極其靈活實用。


在實戰過程中,有一些醫案也是讓他印象深刻。


醫案一

某女,35歲,右眼視野缺損半年餘。

半年前美容時器具觸碰右眼球,隨即出現右眼幹澀、疼痛、發紅、流淚,右上視野缺損,多方診治均無療效。

脈診:左關浮弦,沉取中空,左尺沉細,右尺浮芤。此為腎水不足,陰不斂陽之證。

取穴:左太溪、左三陰交、左曲泉、右睛明、右合谷、右三裏。

三次愈。


醫案二

患兒,11歲,西安人,突發暴聾,醫院查其原因不明。

誘發當晚熬夜看電視,平時多生冷飲食,脾胃不好,定位在少陽,取穴雙陽池,雙丘墟(少陽經原穴),首次針灸即見效,五次痊癒。

囑勿生冷飲食、勿熬夜。


按:針灸擅長調氣化升降,其實際根本原理在於通,以通為補。所以經絡一通暢,疾病自然不藥而愈。

小針灸,有奇效


關於針灸,周威醫師有自己獨到的理解。

很多人都認為針灸一般只可以用在頸肩腰腿痛等外治法上面,對於內臟病的調理作用不明顯,實際上這一種觀念不一定是非常正確的。

因為這種觀點,使得針灸的發展大為限制。

傳統針灸總共有“九針”,但現在我們基本只用到了毫針一種,並且毫針的真實作用並沒有完全被發掘出來。

針灸實際上是一種“從外治內”的治療方法。是通過經絡、腧穴的作用,以及應用一定的手法,來治療全身疾病的。

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,找出疾病的關鍵,辨別疾病的性質,確定病變屬於哪一經脈,哪一臟腑,辨明它是屬於表裏、寒熱、虛實中那一類型,做出診斷。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,進行治療。以通經脈,調氣血,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,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,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
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《足臂十一脈灸經》和《陰陽十一脈灸經》,論述了十一條脈的循行分佈、病候表現和灸法治療等,已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。

《黃帝內經》是現存的中醫文獻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醫經典著作,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,即有十二經脈、十五絡脈、十二經筋、十二經別以及與經脈系統相關的標本、根結、氣街、四海等,並對腧穴、針灸方法、針刺適應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詳細的論述。

晉代醫學家皇甫謐潛心鑽研《內經》等著作,撰寫成《針灸甲乙經》,書中全面論述了臟腑經絡學說,發展並確定了349個穴位,並對其位置、主治、操作進行了論述,同時介紹了針灸方法及常見病的治療。

針灸名醫李學川西元1822年撰《針灸逢源》,強調辨證取穴、針藥並重,並完整地列出了361個經穴,其仍為今之針灸學教材所取用。

在歷代的醫家典籍中,都明確地記述了針灸用於治療外症與臟腑疾病的一些要訣,如果要真正地更好地繼承針灸這一門古老而又科學的學問,我想還是要先回到古中醫理論中先去尋找答案。


- 出診時間 -


出診時間:12月15日起,逢週二、週六在仁安醫館坐诊    


咨詢電話:0769 - 22331919,歡迎大家咨詢、預約。


阅读12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