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腳發涼,是很多朋友經常會遇到的問題,其實這是陽虛的表現,陽虛則不達四肢,氣血到了四肢已經沒有鮮活的力量了。寒生百病,只有身体暖和了才能煥發勃勃生機、面若桃花。

這一次,給大家介紹一個人體陽氣聚集的穴位——太溪穴。



- 太溪穴 -

在腳內踝後緣的凹陷當中

腎經原穴,是人體陽氣會聚的一個重要之地。

揉太溪穴時,很多人根本沒反應,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,什麼反應都沒有,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。

這時,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,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

當太溪穴氣血備足之後,這時候如果刺激湧泉穴,你的精力就源源不斷地被激發起來了。你會發覺身心突然進入一種很自在的境界,有一種莫名的輕鬆和歡喜。

經常足跟痛的人,應多揉太溪穴,順著太溪穴把腎經的氣血引過去,只要太溪穴被啟動了,淤血被沖散吸收,自然就不痛了。

有些朋友工作經常用到嗓子,經常出現咽喉乾渴的情況,喝水也不管用,沒有唾液,這是腎陰不足。太溪穴是原穴,原穴的意思是既補腎陰,又補腎陽。


有很多女性朋友來月經的時候肚子痛,這時揉太溪穴很管用。

如果體內有腎結石的時候腎絞痛,那麼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緩解這種情況。


【醫案分享】

一位女性朋友,雙手發涼,六脈微細,通體虛寒,多年不孕;腎氣尤其虛弱。

點燃艾條,懸灸其神闕、關元、足三裏和太溪四個穴位。艾灸其他穴位時,艾火距離穴位2-3釐米遠,她很快就覺得皮膚發燙,但是艾灸太溪穴時,什麼感覺都沒有。

艾火離皮膚不到1釐米,只能微微感覺到暖和,整整一根艾條燒完了,她感覺依舊。第二根艾條燒完一半的時候才覺得燙。

為什麼呢?

艾灸的熱量在慢慢滲透太溪血,溫暖腎經,體內寒氣太重,所以一直感覺不到燙。

艾灸完太溪穴後,患者的臉上有了血色,精神也明顯改善。

堅持艾灸太溪穴,能很好的補充體內熱量和陽氣。太溪穴的艾灸時間,要看你自己的體質和感覺,時間在10-30分鐘。

不方便艾灸的話,也可以按揉太溪穴。

按揉的方法可以隨意,目的就一個: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,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。




或者可以:先用熱水泡腳後,搓腳底板50下以上,然後按揉湧泉穴、太溪穴,每只腳20分鐘左右,時間長一些短一些不重要,堅持做才最重要。


阅读8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