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灸是中医时间医学、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传统非火灸疗法。包括夏季三伏天灸与冬季三九天灸。


  • 伏天是全年中最炎热的时候,人的阳气旺盛。此时中药穴位贴敷最易刺激穴位,激发经气,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,促使经络畅通、气血调和。


  • 三九天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时候,此时人体阳气敛藏,气血不畅,以辛温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,益肺理气,从而宣肺豁痰,健脾温肾,驱散寒邪。


  • 两者配合使用从而使机体阴平阳秘。“三九天”是对“三伏天”的有效延续和重要补充,与“三伏天”配合,起到阴阳并调,夏养三伏,冬补三九的目的,3年为一个治疗周期。

民间流传着一首传统的节气口诀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燕来,九九归一九,犁牛遍地走。”我国农历用“九九”来计算时令,冬至为“一九天”的第一天,每九天为一“九”。

三九天是指“一九”、“二九”、“三九”三个特别的日子,具体日期阴历“冬至”为一九,冬至后第九日为二九,冬至后第十八日为三九。

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,易发生哮喘、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,胃痛、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,颈肩腰腿痛、痛经等痛症。三九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较强的刺激性,能扩张局部血管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周围组织营养,从而达到提升阳气、温通经络、消肿止痛的作用,而根据中医“夏病冬治”的观点,三九天治病更能治未病,起到更好的防病养生效果。

中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就有“夏养三伏,冬补三九”的说法,在三九严寒进行三九灸,利用天灸疗法贴敷穴位,可以起到温通气血、祛风散寒、通经活络、健脾补肾的功效,能调节脏腑功能、改善体质,提高人体抵抗能力,减少外感风寒疾病,与夏天的三伏灸冬夏呼应,调和阴阳,相得益彰。达到《黄帝内经》所说的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的效果。天灸年限长、次数多,则疗效更为显著,因此我们提倡要坚持多年天灸。

天灸之所以广受欢迎离不开其“简、便、廉、验”的特点。在广州,每年接受天灸治疗的人不计其数,通过天灸调理身体的观念逐渐被大家接受。


广东省中医院的医师曾经做过一项调查,天灸对于一般的慢性病,坚持三年以上有效率可到达80%左右,能有效缓解某些疾病的症状,或者减少其发作,特别对体质弱、亚健康人群而言效果特别好。


三九天灸的适应症


  • 哮喘、鼻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咳嗽和体虚感冒等呼吸系统症状

  • 慢性胃病、慢性肠炎、上消化道溃疡、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

  • 颈椎痛、腰椎痛、关节痛、肌肉疼痛等慢性痛症

  • 慢性盆腔炎、痛经等妇科疾患。对体质偏寒以及风寒湿型痹证(疼痛)患者,疗效更佳


★ 三九天灸的常见问题




为什么贴上后感觉在慢慢发热?


三九贴所用药物多为辛温之品。中医讲辛味药物能行气活血散风寒,温性之药能温经助阳、活血通络、散寒。一方面药物本身就是热性,贴敷在皮肤上会产生发热反映;另一方面药物将体内的风寒湿气从体内拔出来,寒湿一去自然感觉热了。


贴上后发痒、破皮、起水泡是怎么回事?


贴了三九贴起水泡、发痒、破皮、流水,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皮肤应激反应,主要原因是贴敷后药物产生高热反映。起泡的人疗效更好,因为这类人药物渗透吸收得好,风寒湿气拔出的比较干净。中医古代灸法里有一种叫瘢痕灸,就是要施灸处起泡,以取得最佳疗效。


为什么我贴上大半天了都没啥感觉?


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皮肤的耐受能力不同,即使反应不强烈,药物也照样能吸收,这部分人贴敷时间可适当延长。


夏天贴了三伏贴再来贴三九贴是不是会好一些?


按照中医传统理论,“三九贴”是“三伏贴”的延续,如果已经贴过“三伏贴”,最好再继续贴“三九贴”以巩固治疗,减少冬季发病几率。一般小孩、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的贴敷一年就可以了;中老年、抵抗力差、有妇科疾病的贴敷治疗三年,三年内的每个三伏天和三九天都要按时贴。


需要提醒的是,以下几类人群不宜做天灸: 

1.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、肝、肾、造血系统等内脏疾病及肿瘤患者; 

2. 皮肤敏感者。因为天灸是外敷的方法,贴后易起泡。  

3. 血证和阴虚发热等患者;  

4. 有热性疾病者,如传染性疾病、感冒发热、急性咽痛、关节急性肿痛。  

5. 糖尿病患者。天灸是一种发泡疗法,药方敷下去刺激性较强,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皮损。建议糖尿病病人慎重贴药。  

6. 高血压患者。高血压病属中医偏阳亢的不适宜接受天灸治疗。 

7. 孕妇、恶性肿瘤患者、肺结核活动期患者、支气管扩张患者不宜天灸。

三九贴治病关键要严格把握好时间


三九天灸时间表

一九灸

2017年12月22日

周五

二九灸

2017年12月31日

周日

三九灸

2018年01月09日

周二

加强灸

2018年01月18日

周四


和乐中医2017年“冬病冬防”三九贴调理活动已全面启动,有需要的朋友欢迎咨询预约。


预约电话:0769 - 2233 1919 或 2233 2345





阅读10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