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胃腸柔弱,“成而未全,全而未壯”,不能運化水濕,容易导致水濕熱邪蘊結胃腸,水穀不分,合流於下,而成腹泻。小兒腹瀉多見於2歲以下的小孩,一年四季均會發生,但是夏秋兩季較多。


腹瀉是指小朋友大便的次數增多,糞便稀爛,甚至有如水樣。


這一次,和樂中醫邵兒推拿團隊給大家介紹的是小朋友腹瀉的推拿手法。


小兒推拿知識知多點



小兒腹瀉 - 小兒推拿操作講解




小兒腹瀉推拿動作回顧


按揉龜尾穴:用拇指指端按揉龜尾穴300下



上推七節骨:七節骨在在第四腰椎(督脈腰陽關穴)至尾椎骨端(督脈長強穴)成一直線,上推七節骨多用於治療腸熱便秘或痢疾等病症,切記方向不可弄錯,由腰至尾骨方向為清熱通便,由尾骨至腰方向為推上七節骨,有澀腸止瀉的作用。


摩腹:腹即整個腹部。用手掌在腹部做逆時針2分鐘。



揉臍:用食指、中指逆時針揉按肚臍



  • 揉龜尾可調督脈,理大腸

  • 上推七節骨能溫陽止瀉

  • 摩腹可以健脾和胃,理氣消食

  • 揉臍能溫陽補虛,健脾止瀉


四穴合用,攻補兼施,溫運並行,升降相宜,均從激發患兒自身正氣、振奮脾胃之氣機、使脾胃健運、升降有序、腐熟運化水穀功能考慮,脾胃健運,則泄瀉自止,也順應了小兒臟器清靈,隨撥而應的特點。


小兒腹瀉如果治療不及時,時間拖久了會影響小兒的營養、生長和發育。

本次關於小兒咳嗽的推拿手法大家掌握的了嗎?如果還有疑問,可以跟我們的客服小助手聊一聊哦!




更多推薦:


1、【和樂中醫】小兒推拿知多點(一):小兒便秘的常見處理方法

2、【和樂中醫】小兒推拿知多點(二):小兒推拿操作常見注意事項

3、【和樂中醫】小兒推拿知多點(三):小兒發熱的常見處理方法

4、【和樂中醫】小兒推拿知多點(四):小兒感冒的常見處理方法

5、【和樂中醫】小兒推拿知多點(五):小兒咳嗽的常見處理方法


阅读11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