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風漸起,終於擺脫了炎炎夏日,但讓寶媽們揪心的是小寶寶之間又開始流行腹瀉了,也就我們常說的秋季腹瀉。
秋季腹瀉初期可表現為發熱、咳嗽、流涕、嘔吐、腹痛等症狀,約一天後,病兒出現腹瀉,輕的每天5~6次,重的每天十多、二十次,呈蛋花水樣便,由於病兒頻繁腹瀉與嘔吐,食欲低下,很快孩子開始變得焉焉的,有些還哭鬧煩躁不安,到醫院就診,被醫生告之脫水了,需要補液,若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危及生命。著實讓家長們憂心忡忡。
小兒秋季腹瀉的常見病因
1、輪狀病毒感染:
秋季腹瀉多發生在6~24個月嬰幼兒,主要由於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,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,也可通過病毒感染的衣物、玩具、餐具、雙手等傳播。潛伏期l~3天出現症狀,廣東地區以10~12月份為最高峰。
2、免疫、消化系統不成熟:
小兒臟腑嬌嫩,各個臟腑發育不完善,尤其免疫及消化系統,加之生長發育迅速,營養需要相對又高,腸道負擔重,如果感染輪狀病毒,容易導致腹瀉。
小兒秋季腹瀉的家庭護理
1、飲食調節:
由於輪狀病毒能損傷腸道粘膜,消化功能下降,此時應進食容易消化的稀粥,如果寶寶有喝配方奶的,腹瀉時應暫停,改喝無乳糖的防腹瀉奶粉,因為腸粘膜修復得一段時間,建議腹瀉好轉後仍持續喝一段時間,再換回原來的奶粉。
2、預防水電解質紊亂:
腹瀉對寶寶最大的危害是引起脫水、電解質紊亂,所以預防水電解質紊亂尤為重要。在寶寶腹瀉期多讓寶寶喝口服補液鹽,如果家中無口服補液鹽,也可用富含電解質的液體,如米湯水、蘋果煮水等代替。白開水雖能補充水分,但不能補充丟失的電解質,故不能單純喝白開水
3、注意臀部的護理:
患秋季腹瀉後大便次數明顯增多,若不注意臀部護理,會出現肛周充血糜爛,部分出現皮疹。每次便後,媽媽應立即更換尿布,用溫水清洗寶寶臀部,並塗上保濕霜或油脂類藥膏。
4、加強衛生、預防傳染:
寶寶生病期間,最好不要帶寶寶到公共場所,寶媽們在孩子嘔吐、腹瀉後要及時清理寶寶嘔吐物及排泄物,自己也要勤洗手,防止導致病毒擴散。
簡易的食療方
1、馬齒莧粥:可用新鮮馬齒莧一把(2-3兩)煮粥喝,適用於濕熱型腹瀉。此方應中病即止,不可過服。
2、淮山茯苓陳皮粥:淮山10-15克、茯苓10-15克、陳皮1片,煮粥口服,適用於腹瀉後期邪熱漸祛時調理時服用。
小兒推拿及其他輔助治療
1、小兒推拿:小兒推拿對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療效顯著,但推拿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。
2、穴位貼敷:運用中醫經絡及辨證理論,用特製的中藥進行穴位貼敷,對腹瀉有一定療效。
黃鋼花小兒秋季保養沙龍視頻回顧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小兒保健的知識,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,回顧黃鋼花老師主持的小兒保健沙龍視頻。
秋季小兒保健沙龍
黃鋼花,副主任中醫師、醫學博士、碩士研究生導師。
黃鋼花,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、研究生導師,從事臨床、教學工作20餘年,主要研究方向是兒童呼吸病及嶺南溫病。
主持或參與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、廣東省科技廳項目、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基金項目及校級課題多項,公開發表論文二十餘篇,主編或參編《黎炳南醫集》、《青少年預防甲型H1N1流感自助手冊》、《溫病學臨床應用》、《溫病穴臨床發揮》等書籍。
擅長診治各種兒科常見病,尤其對小兒咳喘、消化不良、厭食、疳積、腹瀉、急慢性胃炎、多發性抽搐、遺尿等較有心得。
出診時間:星期四
出診地點:仁安醫館(亨美商業大廈)
預約電話:0769 - 2233 1919
2233 23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