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容養生、延年益壽是很多人心中的願望,能否達成願望,就要看能否有正確的養生觀念,並且能持之以恆地實踐。




一、皮膚與內臟的關係


從皮膚來看,我們中國人的面色是淡黃色的,每個人可能有偏白、偏黑、偏紅的不同,但底色都是淡黃色。若出現過淡、過黃、暗黑都不是健康的臉色。人的本性是愛美的,都希望有著健康的身體和白裡透紅的皮膚。人們在相互交往中,首先看到的是對方面部,面部皮膚、氣色的狀況往往是給人最深刻的第一印象。


皮膚容顏的衰老是內臟衰老的表現,皮膚病可以影響到內臟。日本三重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,皮膚病經久不愈會殃及內臟,有可能導致動脈硬化、心臟肥大等問題。同樣,內臟疾病也會在皮膚上表現出來。如心血熱,則易心煩不安、出現口瘡、痤瘡等;肺的宣發功能障礙,容易皮膚乾燥、產生皺紋;肝失疏泄,則易月經不調、出現痤瘡、黃褐斑等;腎虛易衰老,並容易產生雀斑、黑變病等;脾胃虛,則容易面色萎黃。


依靠手術途徑矯正、除皺、緊膚能很快帶來美容的效果,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導致皮膚衰老、鬆弛和皺紋的內因,而化妝也只是從外表上對容顏進行暫時修飾的一種方法。


怎樣才能使面部即紅潤白嫩、皮膚細膩光滑沒有皺紋又能頭髮烏黑發亮、形態健美?我們可以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辯證使用天然中草藥來養生美容,內服為主,外用為鋪,以達到內調五臟六腑,外潤肌膚毛髮的作用。其效果穩定持久,安全可靠,加上適當體育運動可塑形體。


俗語說“欲美容先通便”,便秘可導致面色晦暗、皮膚粗糙、毛孔擴張、黃褐斑、痤瘡、易形小皺紋、肥胖、乏力、煩躁以及肛門疾病。因此飲食宜清淡,多食新鮮蔬菜、水果,少食辛辣、厚味食物,不熬夜、睡眠充足,保持情緒安定,戒憂思惱怒,宜多動少坐,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。


另外,睡前一定要洗臉,徹底清潔面部,還可以給皮膚做個補水。面部常按摩,可容顏;常梳頭,可護髮;膚常浴,可堅皮;身常動,可強肌。




二、後天養生與美容延年


自從有生命以來,就不可避免死亡,人的生長衰老都是自然發展規律。衰老是由心理、遺傳、神經、內分泌、免疫、疾病、營養、運動、環境社會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。人體的衰老目前科學上還不能使之逆轉,也不存在返老還童的不傳秘術,但是人之壽命可以百歲。防衰老之道在於節約先天稟受的消耗,加上後天的養生,包括藥、食調理及精神、心理、運動等方面的結合。因此,是否提前衰老,還是正常或者延緩衰老,關鍵在於怎麼養生。自古中醫認為,人的自然壽命可達到120歲左右。


機體的衰老和容顏的衰退與五臟六腑和氣血盛衰密切相關,並且有一定的規律可循,延年益壽問題實際就是五臟六腑協調和失調的問題。


人為什麼不能終壽而死?是由於人的先天不足而後天失養,如包括種族、性別、飲食習慣、生活習慣、氣候環境、精神狀態等,加上經常受風、寒、濕、熱、燥之邪侵犯,故易衰老失容,中壽而不能長壽。


要想養生美容,享受天年,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,糾正人體虛損狀況和亞健康狀態。掌握了它,即使先天稟賦不足之人,通過調養五臟六腑、氣血津液,使人精氣充足、營衛通調、骨肉豐滿,就可以延緩衰老、延長生命,從而做到“百歲得終”。




三、中醫五臟理論與美容延年


1、心與養生美容、延年益壽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心主血脈、主神兩方面。心主血脈,推動血液運行。健康人血色應透出紅潤的血色,紅為血液充盈,潤為血脈暢達。心血不足則面色無華,心氣不足則面色晄白。心主神,神是生命活動的外觀;人的思慮、智慧、意志、魂魄均由神所主。通過面色、眼神反應,形體動作等反應出來,即所謂“神氣”。神氣表現生命自然和諧之美。神是在心的調節下,五臟六腑的功能協調配合的生命美,這是形體美的基礎。神的活動以心血為物質基礎,心血充足則人的神志清晰、精力充沛、感覺靈敏。


2、肺主氣、主皮毛,皮毛的營養來源於肺。肺是專門負責宣發氣血和津液功能的臟器,能宣發食物的營養精華到全身各處,尤其是布散營養津液到皮膚上,以完成對皮毛、肌膚的營養作用。


3、脾主運化,脾作為後天之本、生化之源,對五臟六腑、全身的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脾氣健運,氣血生化有源,臟腑就強壯。脾主運化水濕,參與水液代謝,脾和形體肥瘦、肌肉虛實、肌肉彈性、面色、唇色直接相關。


4、肝藏血,主條達,疏泄情志,與七情、月經、爪甲、眼睛等有密切關係,並影響美容。


5、腎藏精,主骨生髓,通腦,其華在發,其充在骨,開竅於耳及前後二陰,乃先天之本,壽命之根,腎中精氣的盛衰是人體生長衰老的內在根據。“腎精虧虛”還可以造成小兒生長發育遲緩,青年人性成熟障礙,中年人性功能減退或早衰,老年人加速衰老。久病及腎,保護腎精至為重要,補腎健膚以防範于未然,因此生命的衰老之根在腎。


總之,要想使容貌變美,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,要想青春常駐,延緩衰老,必須要五臟六腑功能正常,氣血旺盛。並且要量力而行知天命,諱疾忌醫誤健康,老有所為壽自長。要未病先防,有病早治,積極防治老年病,如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,減少病理性死亡,提高生命效率及生存品質,使壽命盡可能地接近生理限度。



四、中醫藥養生與美容延年


養生美容、延年益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也是一個綜合工程,與飲食起居、環境、修養、鍛煉、情緒、性生活等相密切。除了清淡而合理節制的飲食;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起居習慣;良好的修養;適當的身體鍛煉;舒暢的心情等;還可以依靠中醫藥,根據自然規律,因人因地因時制宜,選擇成熟的方劑、方藥,採用平和藥物進行調理,平補、細水長流,持之以恆,不圖速效。健康是自己的,樹立健康就能長壽、能養顏的信念,學習瞭解養生美容、延年益壽的知識,用良好平和的心態對待。

   

中醫藥養生美容、延年益壽歷史悠久,經驗豐富,有完整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,不僅保養“標”更重調理“本”,是調於內而美於外的理、法、方、藥完備的養生保健體系。


在中醫藥調理原則上,遵循扶正補虛(益養精、氣、神)的大原則,根據調理對象具體情況,合理調理臟腑功能,如調心脾養神潤面,健脾胃以調形豐肌,補肺胃駐顏祛皺,養肝腎以明目烏髮、健腦抗衰,理肺胃以消瘡潔膚等,並可配合外用藥,從而使氣血充盈暢達,上榮於頭面諸竅,使皮膚變白、面色紅潤、眼睛明亮、毛髮潤澤、減少斑點和消除皺紋。

   

常用的中藥及方劑有:人參、西洋參、太子參、黨參、黃芪、白術、山藥、茯苓、大棗、甘草、阿膠、熟地、生地、當歸、白芍、三七、丹參、益母草、紅花、桃仁、燕窩、銀耳、珍珠、天麻、遠志、葛根、杏仁、百合、首烏、黃精、桑椹、菊花、決明子、天冬、麥冬、玉竹、旱蓮草、女貞子、芡實、金櫻子、蓮花、蓮子、枸杞、鹿茸、鹿角膠、紫河車、菟絲子、杜仲、肉蓯蓉、補骨脂、淫羊藿、核桃仁、龜膠、生薑等;及八珍湯、人參養容湯、首烏延壽丸、還少丹、七寶美髯丹、青娥丸、六味地黃丸、桂枝湯等。


在中醫藥理、法、方、藥調理論體系下,辨證論治,合理使用上述所例舉藥物及方劑,可從根本上延緩機體的衰老速度和皺紋形成速度,而靚麗人生。這種方法雖然過程緩慢,一旦有效,則可保持持久效果。




五、情志與美容延年


養生之道,不僅在於補養調攝身體,還在於調暢情志。治療心病,精神內守靜心養神,是養生的大法,其重要意義甚至超過五臟的調養。《老子西升經》曰:“偽道養形,真道養神。”治神首要在於調節精神及心理活動(善良、寬容、樂觀、淡泊)。而“神明”又為心所主,所以情志養生在於養心為先,心不病則神不病,神不病則人自寧;只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過好每一天。


現代心理學研究指出,皮膚病的心理因素致病者在於它使機體內分泌功能失調,作用於靶組織,促進血管壁或組織細胞釋放緩激肽、組胺等介質增加,便可能誘發或加重原有皮膚病。


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,皮脂腺分泌及毛髮的營養與植物神經系統密切相關。皮膚汗腺分泌、微血管舒縮受植物神經系統的調節,因此神經機能障礙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以影響皮膚。心理因素,如精神緊張、煩惱、抑鬱等是蕁麻疹的誘發條件。心理研究還證明神經性皮炎、瘙癢症、斑禿、過敏性皮炎、蕁麻疹、銀屑病、多汗症、濕疹等皮膚病發生與情緒有關。


中醫骨傷世家 曹明雄



阅读1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