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茸
藥性:甘、咸,溫。歸腎、肝經。
功效:補腎陽,益精血,強筋骨,調沖任,托瘡毒。
使用注意:服用本品宜從小量開始,緩緩增加,不可驟用大量,以免陽升風動,頭暈目赤,或傷陰動血。凡發熱者均當忌服。
紫河車
藥性:甘、咸,溫。歸肺、肝、腎經。
功效:補腎益精,養血益氣。
使用注意:陰虛火旺不宜單獨應用。
淫羊藿
藥性:辛、甘,溫。歸腎、肝經。
功效:補腎壯陽,祛風除濕。
使用注意:陰虛火旺者不宜服。
巴戟天
藥性:辛、甘,微溫。歸腎、肝經。
功效:補腎助陽,祛風除濕。
使用注意:陰虛火旺及有熱者不宜服。
杜仲
藥性:甘,溫。歸肝、腎經。
功效:補肝腎,強筋骨,安胎。
使用注意:炒用破壞其膠質,更利於有效成分煎出,故比生用效果好。本品為溫補之品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續斷
藥性:苦、辛,微溫。歸肝、腎經。
功效:補益肝腎,強筋骨,止血安胎,療傷續折。
使用注意:風濕熱痹者忌服。
肉蓯蓉
藥性:甘、咸,溫。歸腎、大腸經。
功效:補腎助陽,潤腸通便。
使用注意:本品能助陽、滑腸,故陰虛火旺及大便泄瀉者不宜服。腸胃實熱、大便秘結者亦不宜服。
鎖陽
藥性:甘,溫。歸肝、腎、大腸經。
功效:補腎助陽,潤腸通便。
使用注意:陰虛陽亢、脾虛泄瀉、實熱便秘均忌服。
補骨脂
藥性:苦、辛,溫。歸腎、脾經。
功效:補腎壯陽,固精縮尿,溫脾止瀉,納氣平喘。
使用注意:本品性質溫燥,能傷陰助火,故陰虛火旺及大便秘結者忌服。
益智仁
藥性:辛,溫。歸腎、脾經。
功效:暖腎固精縮尿,溫脾開胃攝唾。
菟絲子
藥性:辛、甘,平。歸腎、肝、脾經。
功效:補腎益精,養肝明目,止瀉,安胎。
使用注意:本品為平補之藥,但偏補陽,陰虛火旺、大便燥結、小便短赤者不宜服。
核桃仁
藥性:甘,溫。歸腎、肺、大腸經。
功效:補腎溫肺,潤腸通便。
使用注意:陰虛火旺、痰熱咳嗽及便溏者不宜用。
陽起石
藥性:咸,溫。歸腎經。
功效:溫腎壯陽。
使用注意:陰虛火旺者忌用,不宜久服。
海狗腎
藥性:鹹,熱。歸腎經。
功效:暖腎壯陽,益精補髓。
使用注意:陰虛火旺及骨蒸勞嗽等忌用。
海馬
藥性:甘,溫。歸肝、腎經。
功效:補腎壯陽,調氣活血。
使用注意:孕婦及陰虛火旺者忌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