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

藥性:辛、甘,大熱。有毒。歸心、腎、脾經。

功效:回陽救逆,補火助陽,散寒止痛。

使用注意:孕婦及陰虛陽亢者忌用。反半夏、瓜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及。生品外用,內服須炮製。若內服過量,或炮製、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。


乾薑

藥性:辛,熱。歸脾、胃、腎、心、肺經。

功效:溫中散寒,回陽通脈,溫肺化飲。

使用注意:本品辛熱燥烈,陰虛內熱、血熱妄行者忌用。


肉桂

藥性:辛、甘,大熱。歸腎、脾、心、肝經。

功效:補火助陽,散寒止痛,溫經通脈,引火歸元。

使用注意:陰虛火旺,裏有實熱,血熱妄行出血及孕婦忌用。畏赤石脂。


吳茱萸

辛、苦,熱。有小毒。歸肝、脾、胃、腎經。

功效:散寒止痛,降逆止嘔,助陽止瀉。

使用注意:本品辛熱燥烈,易耗氣動火,故不宜多用、久服。陰虛有熱者忌用。


小茴香

藥性:辛,溫。歸肝、腎、脾、胃經。

功效:散寒止痛,理氣和胃。

使用注意: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

胡椒

藥性:辛,熱。歸胃、大腸經。

功效:溫中散寒,下氣消痰。


花椒

藥性:辛、溫。歸脾、胃、腎經。

功效:溫中止痛,殺蟲止癢。


阅读1088